首页 > 社会-看见河北网 > 社会与法 > 正文

单一标签并不等于忠诚[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24 04:30:11

●随笔

  

  我一度很欣赏巴萨,2009年瓜迪奥拉麾下的无敌战队,宛如一张后现代主义画作,极目千里却又咫尺可及天涯。然而,昨晚我选择支持皇马,而且我并不认为这样的选择存在矛盾。相反一些所谓的泾渭分明,怕是别有用心。

  赛前,我在毗邻伯纳乌球场的十字路口,见到了一名装扮成圣诞老人的中年男子,当时他正忙着散发传单。我原以为那是俱乐部准备的噱头,直到他塞给我一张——“我们是加泰罗尼亚人,不是西班牙人。”纸上写道。大约十分钟后,警方闻讯而至,于是我亲眼见证了十几名警察追逐冒牌圣诞老人的好戏。与我共同目睹这一幕的西班牙《马卡报》英文版编辑杰森,似乎对此习以为常:“你真该看看我们报道下方的评论区,比这热闹多了。”

  他说得一点都没错。在网络虚拟空间里,你必须用单一的身份标签非此即彼,即便原本单纯的就事论事,最后也很容易演变成人身攻击。网络媒体的碎片化资讯,其实并没有补全信息的功能,相反只会在无意中加剧分裂。荒唐的是,在一部分巴萨和皇马球迷眼里,这种分裂被美化为“忠诚”。

  大约4年前的圣诞假期,我独自一人前往巴塞罗那,受邀录制几期当地电台KRB的足球广播节目。录制结束已是晚上10点,饥寒交迫的我拖着行李箱,好不容易来到了即将入住的酒店门口,却被一群五大三粗的当地人团团围住。通过身上的曼联外套,他们辨认出我的球迷身份,于是开始逼问我支持哪支球队。彼时空气凝固,他们用凶神恶煞的眼神等待着我说出他们想要的答案。不得已,我说出了“巴萨”二字,继而乖乖交出了自己脖子上那条白色围巾——皇马是白色。回忆起那天的遭遇,我至今仍庆幸在出游前一天,没穿那件印有醒目皇马标识的外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暴力式的忠诚?《金融时报》认为,单一身份有一种简单的快乐:找到本质身份,然后嘲讽非同类身份的敌人。与单一身份共同出现的,往往还有一套永远不需要经过现实检验的随意观点,而这正是暴力的来源。

  在西班牙足球文化中,红蓝象征反抗与激情,白色则代表传统与优雅。不少人说这3种颜色根本无法调和。但我始终认为即便无法调和,红蓝与白色间的分庭抗礼也本该只是90分钟内的事。因为不存在只有一种身份的球迷。

  将数以万计有着不同生活经历、性别、年龄、社会阶层和情感的人仅仅归于某一类,简直荒唐透顶。Bein体育足球解说员阿兰是一名人到中年的父亲、丈夫、中产阶级、红酒爱好者、巴萨球迷、反加泰独立人士;他的大部分身份与FIFA记者马丁相同,除了后者是一位皇马球迷。

  在我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位申花球迷与上港球迷,是来自同一所大学的同窗好友;一名国安球迷与人和球迷,同样热衷于AC米兰;一名恒大球迷与富力球迷,是同一家公司的员工。

  没有人是由一两个扁平要素构成的漫画人物,我们并不完全相同,但确实有共性。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些共性后,也就没必要互相指责与仇恨。至于忠诚,它的捍卫方式显然不止辱骂这一种。

  我想起了一个月前足协杯决赛第二回合上海上港对阵上海申花的中场休息。彼时比分为1比1,申花总比分占优。“上港情况不妙啊。”我有点焦急地说道。父亲淡淡回应:“上港和申花两支球队都进亚冠,不是挺好?”

  那刻我意识到,原来忠诚和单一标签之间,只有一条细细的红线。

  □朱渊(曼彻斯特CPM体育管理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