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看见河北网 > 社会与法 > 正文

2.9万农户住上安全好房子[南充日报]

文章来源:南充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13 06:07:47

李斌 马永红
  11月9日,偏远的仪陇县立山镇马槽溪村,一栋新建的砖瓦房特别显眼。贫困户邓新玉正在房前屋后忙活,笑容满面:“我家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房子修得巴巴适适的,有75平方米。”
  安全住房是“户脱贫”的核心。3年来,仪陇县整合易地搬迁、危房改造、避险搬迁等项目,出台缺劳户“代改建”办法,提高危改补助标准,同时将仅有一处土坯房且长期居住的困难非贫困户纳入安全住房改造范围,全面解决了2.9万农户住房安全问题。

住进新房 贫困户脸上绽放幸福笑容
  邓新玉是立山镇马槽溪村贫困户之一,妻子吴洁珍因患多种疾病,至今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还得靠药物维持。一家3口挤在狭窄的老屋里,居住条件十分恶劣,30多岁的儿子因为房子问题,一直单身。去年,通过易地搬迁,邓新玉家修建了新房,搬进新家的他,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一个劲儿地称赞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好!
  “现如今房子修好了,我感觉生活也有奔头了。去年在家养了2头猪,今年打算再多养几头,栽植1亩核桃树。儿子在外务工,争取通过自力更生早点摘‘帽’。”邓新玉说。
  同样高兴的还有家住秋垭乡苏家沟村村民苏明旭。前段时间连绵秋雨,让苏明旭难得没有担惊受怕。之所以说难得,是因为过去住老屋时,每逢风雨,他总会担心房子垮掉。老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墙壁全部是土墙,支撑屋顶的原木早已被虫蛀雨蚀,风雨一大,觉得屋顶都在晃。他想过修缮或重建,却拿不出钱。
  转变出现在今年,在政策的落实下,他在离村道路不远的地方修建起了新居。经过几个月的修建,建起了75平方米的新房,房间不算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崭新的房屋里宽敞明亮,卧室内新床上的新铺盖叠得整整齐齐。厨房灶台贴着洁白的瓷砖,通了自来水,还有卫生间,生活十分方便。
  “建房费用国家补助了6.6万元。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有了新房住。”苏明旭指着新建的房子,眼眶里闪着激动而幸福的泪花。

下大决心 全面打响土坯房歼灭战
  作为革命老区和国家新一轮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仪陇,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条件滞后,农村群众人居环境普遍较差,那些散布在大山深处的土坯房,仍然是部分村民遮风避雨、安身立命的居所。
  为此,仪陇县将安全住房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下大决心、花大投入、使大力气,全面打响土坯房歼灭战,切实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全面提升贫困村人居环境。
  为加快推进贫困户住房建设,该县在建立农村住房建设统筹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成立了县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指挥部,统筹资金管理、技术指导和考核稽查,强化农村住房建设组织力量。该县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瞄准最贫困的村、最困难的群众、住房最危险的农户,全力为贫困户解决住房安全问题。
  为精准锁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县住建部门联合扶贫部门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摸排工作,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按乡镇分解进行地毯式排查,入户拍照、登记造册,重点登记贫困户是否居住在危房中、危房等级、是否有意愿改造房屋等信息,并做好家庭信息、住房信息、房屋建设管理信息、房屋设施信息和照片采集记录工作,哪一村贫、哪一户穷、哪一房危等“第一手资料”得到全面掌握。
  同时,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精准认定工作与扶贫移民局开展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对核查数据和最终数据建立工作台账,切实做到扶贫部门核实一批、住建部门跟进认定一批、任务下达安排一批。
  对象精准锁定之后,仪陇县紧盯脱贫“靶心”,全力开火,做到“一个也不能漏,一个也不能少。”该县采取“八步”工作法,即贫困户自我申报———群众评议———乡镇审核———群众再评议———张榜公示———乡镇汇总———县上复查———生成数据,对易地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确保政策、项目、资金等精准滴灌到需要搬迁的贫困户。
  “阳光作业”让危房户吃下了定心丸。“大到聚居点的选址、户数,小到房屋结构、屋顶斜面,每一个细节都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参与讨论,集体决策。”赛金镇潮水坝村易地扶贫搬迁户熊永凯说。

全程监管 把好建设质量关
  贫困户房屋改造量大、面广,在没有农房建设管理强制性法律法规的背景下,该如何确保安全?
  仪陇县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指挥部以片区为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20余场农村建筑工匠质量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参训工匠达千余人。培训会上,主讲人围绕施工图识图、建筑规范及标准、房屋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测量、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讲解。培训期间,该局还组织学员到项目工地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培训,我们对农房建筑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如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对规范施工操作、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参加培训会后,工匠何歆瑜说。
  为了将监管贯穿于贫困户住房建设与改造的全过程。该县住建局会同国土、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和乡镇,对农房建设地质环境进行安全性评估,保障选址安全;严格使用有效的农房建设施工设计图纸,确保设计符合安全标准;对农民使用的建材进行验收、抽检,杜绝不合格建材进入施工现场;对农房建设施工过程进行现场监督,保障施工质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农房竣工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此外,对涉及农房安全的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相关部门按照“每个片区1名负责人、1至2个乡镇1名联络员”的方式,将57名专业技术人员派驻到乡镇,具体负责政策宣传、技术指导、进度督察考核、现场蹲点指导等工作,发现问题,从严查处,及时整改。同时,县住建局还定期巡查、集中抽查,以进度、质量、安全为重点,户户核查,确保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我们对新建的农村危房改造,严格把好‘材料、风貌、质量、安全’四关,对建设装饰材料实行入场审查、质量承诺和批量采购,确保建设质量。”县住建局派驻到保平镇的现场代表邬应轩告诉记者,为帮助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贫困农户改建安全、经济、适用且节能节地的农房,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在危旧房改造过程中他们严格按照要求,突出重点,厉行节约,不贪大求全,不搞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