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看见河北网 > 社会与法 > 正文

同事眼中的“二真先生” 法官金刚走了[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0-29 06:41:26


方金刚生前和同事讨论案情时的工作照。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供图

  生前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因公殉职;工作认真为人率真,人称“二真”;被追授“全国优秀法官”称号

  去世时间

  2017年10月17日

  姓名:方金刚

  性别:

  终年:51岁

  去世原因:因公殉职

  生前职业:法官

  身高不到1.7米、微胖的方金刚笑着穿过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10楼的走廊,坐在自己办公室的刘慧卓法官抬头看见他,打了个招呼:“金刚,去合议呀?”

  “嗯,合议!”

  这是10月17日下午2点半左右的一声简短问候。紧接着,方金刚开始与另外两名法官讨论案件,5起案件合议完,已经接近下午4点。方金刚没停下来休息,因为国庆之前还有3个案子没达成一致意见,他提前一天约好了合议庭成员刘崇理和阎巍,正好趁这个时候一起解决。

  下午4点56分,三人正在方金刚的办公室讨论案件,实习助理许海峰和余小凡在电脑旁记录着主审法官们的发言。没有任何征兆,方金刚突然“咚”的一声从座椅上倒了下去。在场的人以为方法官困了累了栽倒在地,但粗重的喘息声让大家意识到事情不对。

  刘崇理大喊“打120”,隔壁办公室的法官助理高海娟闻讯跑出来,和许海峰一起下楼叫常驻在法庭的急救人员。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政治部主任徐家新在第一时间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方金刚”。但这位51岁、从地方法院一步步走到最高法院的金刚法官,再也没有站起来。10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追授方金刚“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4天写出1.5万字解读法律文章

  位于郑州第四巡回法庭的1005办公室,还是方金刚在世时的模样。当天合议案件的材料放在办公室一进门左侧的低矮茶几上,下级法院的裁定书、摁着当事人红手印的再审申请书、案件相关审查报告铺了满满一桌子。

  三位法官正合议的是一起涉及土地登记的行政再审案件,承办人是方金刚。当事人此前多次到法院起诉,但都被原审法院驳回诉讼。

  这是三个案子中的最后一件了,法官助理许海峰先汇报了案情,方金刚听完有些不快,向来直言直语的他说了一句“这个案子让老百姓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我觉得这么做有问题,我们要为老百姓说话。”

  这成了方金刚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一下午都和方金刚在一起的法官刘崇理后来才知道,除了他们合议的8个案子,方金刚上午已经合议了2起。

  诉到最高法院的案件往往重大疑难复杂,对法官们来说,办案就已经够劳心劳力了,但除了办案,方金刚始终没放下手里那支笔。

  8月28日上午,方金刚参与起草的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正式对外发布,他马上找到四巡副庭长李广宇,带着招牌式的憨厚笑容问:“李庭,咱们四巡的公号能不能连续给我发4天?我想写解读文章。”

  得到了领导同意,方金刚每天一篇三四千字的解读,包括此次发布的解释亮点、起草时对一些条款的考虑等。为了配合方金刚,李广宇每晚等着校对文章,给他排版、配插图。

  写到最后一篇,正赶上周五,李广宇问他,周五了,该歇歇了吧?

  “不行,文章得发出去。”白天办案、晚上写文章,4天内方金刚共发出了近1.5万字的详细解读。

  巡回法庭是最高法院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当庭宣判”则是四巡的一张名片。方金刚力挺这项工作,受命起草了当庭宣判的规则,为此又专门写了一篇小文,阐释为什么案件要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