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颜金梅 通讯员 罗青铁 宋军
近日,武警海东支队退役老兵陈绍俊默默拿起抹布最后一次来到他“无言”的战友——军车前擦了起来。当日,武警海东支队退役的30多名老兵摘下了帽徽、领花和军衔,要离开挥洒青春与汗水12年的军营。前来送别的部队领导及战友,以军礼向老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离开了部队,老兵们将重新出发,各自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军车是无言的亲密战友
退伍仪式上,当下令为退伍老兵摘帽徽、军衔和领花时,老兵们难忍心中不舍,一个个留下热泪,哭红了眼睛。 “军营是把‘雕刻刀’,把当初我们这批散漫无知的青年塑造成朝气蓬勃的有志青年,给了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使脱下军装离开军营,我也会永远保持军人的本色。”来自陕西渭南的老兵陈绍俊告诉记者。2005年12月,带着年幼时早已扎根心底的军旅梦,陈绍俊报名参军,从陕西渭南来到青海高原。2011年,经过一段时间锤炼的他,被调至武警海东支队任驾驶员。“对我而言,它不只是一辆车,而是我最亲密的‘无言’战友,从车辆的维护、检修,这12年来我与它相处的日子最多。”陈绍俊说。
“在司训队当教练责任大,压力也大。20个学员每人必须达到2000公里的训练路程。可是真正上路训练的时候,出现的突发情况太多,作为教练我不能有丝毫的大意。”陈绍俊认为,在部队当一名驾驶员,首先得是一名合格的兵,然后才是一个合格的驾驶员。他希望坚守在岗位上的战友们,不忘初心、不断前行。
本土退役老兵收获情谊
“现在开始点名!樊万强……”随着勤务中队指导员的一声令下,在这最后一次点名的时候,几分钟前还和战友们嬉闹的樊万强,和军中的硬汉们流下了热泪。而那一声声响彻天际的“到”,更是久久萦绕在武警海东支队操场的上空,萦绕在每个退役老兵的心头。退出现役的樊万强是一名来自青海本土的老兵。一想到就要离开曾经摸爬滚打过的战友,离开熟悉的岗位,以及那熟悉的训练哨声,心中有万般的不舍。谈及在部队印象最深刻的事,樊万强说:“参加魔鬼周训练当中,一千米跪行时战友之间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樊万强笑称,“来到军营收获最大的就是‘情谊’二字,这情谊有战友情、兄弟情。”曾参加过四期魔鬼周训练的樊万强,10公里、5公里全副武装奔袭是他的强项。他认为,每季度的魔鬼周训练是对每个参加魔鬼周士兵对心理上的磨砺。他希望复退老兵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不管身处哪个岗位上,都能始终保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硬汉告别哨位留一生回忆
“敬礼!”随着一声令下,退伍老兵王宝祥和严江涛挺直了身躯,对着武警海东支队门口站哨的哨兵敬礼。严江涛说,在部队服役多年,让他从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成长为一名铁骨铮铮的硬汉,部队的磨练会让他受用终生,感谢部队领导的关怀,感谢战友们的帮助。他说:“我很庆幸,人生中能有一段军旅经历,这将是我一生引以为荣的事情。”他打算回老家甘肃平凉后,凭借在部队的所学所用自己创业,通过努力开辟另一片天地。
“作为朝夕相处的战友,作为政委,我心中也对你们充满了不舍,但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总有告别的时候。我希望你们回去以后,在新的岗位上要精准高效,把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带到地方、带到工作中。”武警海东支队政委彭大强说话间眼眶已经湿润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