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看见河北网 > 社会与法 > 正文

产业“鼓胀”百姓腰包[南充日报]

文章来源:[南充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30 06:03:41

 本报讯(记者 陈村铭)“我们产的‘爱媛38’柑橘,不仅在南充、遂宁、广安等地畅销,还远销北京等地。”11月28日上午,嘉陵区大通镇阳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蒲东一边忙着将一箱箱柑橘装车,一边告诉记者。当天,位于大通镇陈滩子村六组的柑橘产业园里,几十名外地游客正在园区采摘新鲜的柑橘,部分游客更是一次性购买百公斤以上。
  产销两旺的陈滩子村柑橘产业园,仅是位于大通镇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一个缩影。在大通镇走访,50余公里的产业路蜿蜒延伸,柑橘示范基地内,长势良好的柑橘树已进入采摘尾声;柠檬园区内,一株株柠檬树排列整齐一眼望不到边。“大通镇农业示范基地共引进业主35人,栽植了爱媛38、奈维林娜、春见、不知火等优良柑橘品种以及尤力克等优良柠檬品种。”大通镇副镇长张娇表示,全镇共连片发展柠檬、柑橘等果树1.5万余亩,涉及全镇24个村中的22个村,80%以上的土地流转用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这些土地每年出租给农业公司、合作社的收入超过900万元。
  产业发展了,如何保证产品畅销?大通镇全面推行深沟宽箱聚垄栽植、开深沟施底肥、生物杀虫等高效有机种植新技术,打造有机产品品牌。同时成立了多个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行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各个合作社还组建了专门的销售队伍,瞄准国内外市场,跟踪市场动态,第一时间掌握销售渠道。
  “大通产的柠檬畅销国内外,其中仅销往俄罗斯的柠檬就达10万公斤,柑橘则远销北京等地市场,售价达每公斤20元。”据大通镇党委书记胥勇介绍,目前,全镇着力推进“一园三基地”(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基地)建设,突出“生产型、科技型、效益型和示范型”四大功能,重点发展生猪、柑橘(柠檬)和蔬菜三大产业。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如火如荼发展,全镇先后接待了广西、拉萨、遂宁等30多个省内外代表团参观学习。下一步将巩固现有园区业主经营、发展成果,改良果蔬品种,扩大对外宣传氛围,依托农产品电商平台,力争将全镇的优质无公害果蔬远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