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记者 胡生敏 通讯员 徐国明)近年来,平安区积极探索改进培养选拔任用工作新途径,自觉将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四类干部”比重逐年稳步提高,干部队伍结构不断改善。
平安区不断完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在干部培养选拔中做到“四不忘”,即研究干部工作时,不忘“四类干部”的培养选拔;研究人事安排方案时,不忘“四类干部”的结构要求;选举各类代表和委员时,不忘“四类干部”的比例构成;交流调动干部时,不忘“四类干部”有一定数量,保证“四类干部”有良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目前,全区科级领导干部中,女干部58名,占18%;少数民族干部62名,占19.3%;35岁以下年轻干部28名,占8.7%;党外干部17名,占5.3%。同时,通过举办“四类干部”专题培训班、参加上级调训、选派外出培训、邀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以公共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理论知识更新、综合素质提升等为主的专题培训。在重点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等工作中给“四类干部”交任务、压担子,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为加大选拔使用力度,平安区根据后备干部队伍动态管理需要,坚持调整一批,推荐一批,补充一批,使用一批的思路,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大胆使用,使全区“四类干部”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充分考虑干部队伍结构,结合领导岗位实际,优先使用“四类干部”,一批优秀的“四类干部”相继走上领导岗位,领导班子结构更趋合理。2016年以来,全区共提拔任用女干部18名,少数民族干部10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16名。
此外,注重在基层一线挑选和推选“四类”后备干部,在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库时,优先考虑推选“四类干部”,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进行培养,实行动态管理,储备了一批层次较高、素质较好、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四类”后备干部。目前,全区333名科级后备干部中,妇女干部131名,占39.3%;少数民族80名,占24%;35岁以下的109名,占32.7%;党外干部102名,占30.6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