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臧珂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公路上一些骑自行车、电瓶车的市民纷纷把自己和车辆“武装”起来,在车上挂上了各式挡风“神器”御寒。平安区交警部门提醒市民,早晚上下班“挡风被”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车主抵御寒冷,但也让车主行动受限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广大市民一定要谨慎慢行。
记者发现,在早晚高峰期间,平安区各大中小学的校门口经常停满了自行车和电动车。最近已经有不少车主在电动车上安装了“挡风被”。平安区平安路执勤交警告诉记者,骑行的20多辆电动车中,有一多半的车主都安装着“挡风被”,其中以女性居多。而且自行车和电瓶车,安全系数不高、监管难度大,再加上防寒“挡风被”,安全问题更是令人堪忧。记者在平安二小学校门口看到一位接孩子的家长,让孩子蹲在电动车前面的踏板上,整个身体钻在“挡风被”里,让孩子避免被风吹到,这样虽然防寒,但非常不安全。
“我有一次骑车就差点因为挡风被发生意外。”平安区黄女士说,她经常手脚冰凉,天气刚变冷,她就把挡风被挂在车上。前几天有一次下雨,黄女士骑着电动车进小区时,一辆汽车正好往外行驶,因为天黑视线不好,看到汽车时因手脚被“挡风被”限制,所以不是很灵活,差点就撞到汽车上。“当天,我就把挡风被取下来了。”黄女士说,电动车车速较快,棉被挡住手部和腿部,在紧急情况下,非常影响车主双脚踩地支撑,也容易与其他车辆发生挂扯。
对此,平安区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冬季天黑较早,市民在骑车时要以自身安全为主,尽量不要在车上挂“挡风被”,可以选择护膝、手套、帽子等防寒物品,时刻谨记安全第一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