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甲卓
朝阳市国税局与喀左县老爷庙镇果木树营子村结成了包扶对子,几年来累计投入和协调资金230余万元,有效改善了果木树营子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局203名党员同156户贫困户结成了“亲戚”,不但为他们送去温暖,还为他们寻找致富路,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原本落后的小山村重新燃起了希望,正在以坚实的脚步奔向全面小康的目标。
入户走访“摸家底”
今年春节前,市国税局全体党员干部带着10万元的生活用品,来到果木树营子村,开展“倾情帮扶走基层、党员群众心贴心——朝阳国税局春暖辽宁朝阳同行”党日活动。党员干部扛着米面拎起油,同贫困户对接,既送去慰问和温暖也调查他们的家境和困难。驻村工作队全面收集整理了每名党员干部入户走访的情况,把贫困户分为四类,即有劳动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需要兜底扶贫的、经过努力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脱贫的。局党组专门召开了研究分析会,确定帮扶措施,并为贫困户建立了档案,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
扶危济困“送温暖”
通过党员干部入户对接和调查走访,党员们发现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的较多。于是,由驻村工作队负责,对全村在校大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经核实,贫困户中有19户有在读大学生。春季开学时,国税局筹措19000元,给每名大学生1000元助学款。受助学生家长代表王瑞英感动地说:“1000元钱对于我们家这样的困难户,就是很大一笔钱,孩子一定不辜负国税局叔叔阿姨,好好学习,学有所成,报效社会,回报家乡。”
针对因病致贫户,驻村工作队多次到家中了解情况,加大临时救助,同时积极协调喀左县的支持。6月14日,喀左县政府领导到果木树营子村现场办公,带领有关部门开展贫困户医疗普查,为困难家庭做免费体检286人次,帮助重病、大病患者,协调卫生部门在医药费用上给予减免。
在果木树营子村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患有精神疾病,40岁的儿子有脑血栓后遗症,母子俩住着四面透风的房子。国税局党组非常重视,于是驻村工作队与镇村干部一起想办法,今年开春为这户特殊家庭新建了两间40平方米的平房,购置了必要的生活设备和用品。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党员干部还经常深入家中,当起了心理辅导老师,让他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庭院养殖“牛气足”
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时发现,果木树营子村有养牛的传统,很多村民因养牛致富,但是贫困家庭却没有养牛的。驻村工作队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就是缺资金、缺信心。为此,驻村工作队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召集在一起,征求他们的意愿,很多人认可养牛也是个致富办法,但希望驻村工作队帮助筹措资金,发展庭院养牛。
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制定了产业扶贫规划,组建了“民发养牛专业合作社”,协调贷款让贫困户买牛。一听说贷款,部分贫困户就急了,说万一赔了还不上怎么办?驻村工作队对有能力养牛户,上门帮助分析养牛项目的发展前景,通过协调保险公司为养牛项目上保险等措施,打消了养殖户的顾虑。最终,有38户贫困户自愿养牛,驻村工作队为每户协调贷款3万元,有的购买了牛犊,有的购买了母牛。这个村的张献成家里有4口人,因病致贫,购买了两头母牛,通过繁殖牛犊,每年可增加收入4000多元。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