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看见河北网 > 社会与法 > 正文

扶贫旅游建起百亩“花海” 醉了游客富了农民

文章来源:燕都晨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8-12 06:33:30

  在花海中工作的水泉村村民

  游人沉浸在花海中
 

 

    本报讯(记者 丁佳美) 试想能够徜徉在鲜花的海洋会是怎样的感觉,不可思议、兴奋、幸福?8月8日,记者来到我市喀左县水泉镇水泉村见到了这个占地160亩的“花海”,体会到了沉浸在百亩“花海”的种种感觉。但是,经过更深入的采访后记者发现,作为朝阳市公路管理处驻村工作队的扶贫项目,百亩“花海”不仅让游客醉了,更重要的是让村里农民的腰包鼓了。
  在160亩鲜花的海洋中,游客沉浸在花香中,陶醉在怡人的花浪里。相机的咔嚓声、孩子的笑闹声、游客的惊叹声,让一旁的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唐廷波乐开了花。“每天从各个地方来“花海”观光的人能有800人,遇到节假日能有2000多人。”唐廷波告诉记者,看到游客进入“花海”后惊叹的表情,他觉得不久之后,戴在全村村民脑袋上“市级贫困边缘村”的帽子就能摘掉了。
“花海”收入能让村民增收千余元
  记者走在“花海”中,被花卉的香气围绕着。唐廷波告诉记者,“花海”项目之所以能够建成,朝阳市公路管理处的驻村工作队功不可没。
  2016年11月,驻村工作队进驻水泉村,在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现状后,工作队为村民出谋划策,寻求增收项目。2017年年初,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全村126户村民将160亩土地交给村集体,“花海”项目开始建设。“全村49户贫困户全部纳入了村里的合作社,每年能够增收千余元。”唐廷波说,“花海”建设租用了村民土地,村里每年会支付给村民800元/亩,“花海”项目的收入也会给村民分红。
  在“花海”中,记者发现了保洁员李景学。李阿姨告诉记者,她也加入了专业合作社,并将自家2.3亩土地流转给村里。“比种苞米、高粱挣钱多了,而且村里还给我开工资呢。日子好过了。”李阿姨说,每年一亩地也就赚400多元,“靠天吃饭”很难有好收成。现在李阿姨在“花海”里做保洁,每个月还能再赚1500元工资,这让她很满意。
  “不久之后,村里会继续扩建“花海”,工作人员仍然会在村民中挑选。”唐廷波告诉记者,会继续加快打造旅游产业的步伐,增加村民的收入,让全村4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投入400万为村民修路建渠
  “我第一次来水泉村时就发现路很不好走。”公路管理处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树阳说,要想富先修路,如果水泉村不修路,会严重妨碍村民的生活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水泉村地势低,一场小雨就会让村里的路泥泞不堪,为了彻底解决问题,驻村工作队向上级汇报后决定要为村里建排水渠。
  “目前,网上招投标程序已经结束,预计10月末就会完成修路建渠工作。”刘树阳告诉记者,6.5公里的水泥硬化路面,3000米的排水渠是驻村工作队目前要完成的工作,明年还要再为“花海”修建1公里的水泥路。干净、整洁的路面会提升扶贫旅游项目的形象,从而增加村民的收入。“能看到村民富起来,是驻村工作队最大的愿望。”刘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