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讯:文图:韩珊荣 责编:韩同瑞:他从这片沃土走来,从乡村到沿海,他植根这片土地,像一棵树那样,回报家乡绿荫和果实。他身为区人大代表,创造财富,奉献社会,用真情在大地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披荆斩棘创业路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上世纪70年代,身在农家的郑瑞,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遭遇了大地震之后的房屋重建,之后为了全家容身,不得不又建房子。为此,郑家背上了七千多元的外债。在那个年代,七千元几乎是天文数字。这时候,郑瑞只有13岁,还在上学。一个勤快的少年,为了还债,他踏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每天放学后,他第一时间就来到地里,或拿起锄头,管理庄稼;或挖野菜,回家喂猪。忙的脚不沾地。寒暑假,他去建筑工地捡矿泉水瓶、纸壳卖钱;去工地卖小吃、盒饭……最难忘的是去水泥模板厂打工,成为了年龄最小的工人。每天10块钱的工资。尽管汗流浃背,累的直不起腰来,但他拿到钱总是乐呵呵的——离还清饥荒更近了。
这一天,他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为减轻父母的负担,自己承担起自家5亩责任田的耕种任务。对于这样的决定,父母既高兴,又心疼。高兴的是儿子懂事了,有担当了;却又心疼儿子年龄小,怕他累坏身体。但郑瑞执意如此,认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父亲只得答应,每年给郑瑞5块钱,作为他打理田地的酬劳。就这样,他像模像样的做起了农民,从种到收,忙忙碌碌,却又井井有条,郑家责任田一片丰收在望。连老“庄稼把式”见了都禁不住竖大拇指。就这样,郑瑞从底层做起,农忙时专注农田,农闲时开饭店,几年后,终于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还清了外债,家里的日子也过得宽裕起来。
绿色引吭奋斗歌
郑瑞从种地尝到了甜头,决心把事业做大。1996年,他的目光落在了丰南西部的一片荒滩——教军场。于是他来到南孙庄承包土地。这1000多亩的荒滩本是靠天吃饭的旱地,郑瑞却要把它改做水田,种水稻,产大米。那时候,南孙庄还没有种过水稻,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郑瑞不信邪,他打井、办电、引水、插秧,硬是将绿油油的秧苗呈现在这片曾经的荒滩上,当年就实现了水稻丰收。为了水稻深加工,他还在越支开办了机米厂。除了当场长、厂长,他还在县城开了三家饭店。每天采购食材,经营管理,忙的不亦乐乎。每天只睡三小时的觉,店员们都称老板是“铁打的”。
2000年,当千禧年来临时,土地承包价格已经翻了两三番,他却决定离开,分文未取,并把已经变为水田的土地交还给了乡亲们。他开始转型,从农场、稻米加工、餐饮业转型钢铁行业,成立了唐山正瑞实业有限公司。在这之前,敏锐的郑瑞聘请清华大学教授,共同研发炼铁除尘灰环保再利用项目。怀揣绿色梦想的郑瑞,秉持了自己的环保理念,利用钢铁厂的除尘灰,成功研制出了烧结用原材料。这样一来,有效降低了钢铁企业的污染。他用于环保元素的烧结产品质量过硬,取得了专利,一经上市,供不应求。企业在盈利的同时,也为钢铁企业的环保事业开启第一篇。
三年后,郑瑞又乘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东风,转战渤海岸边,选址在旧砖厂遗留的取土大坑。他不惜代价,从远处一车车买来土将大坑填平。为了打造绿色企业,他在盐碱地上种树,树却一棵棵死去,他就着了魔似的一次次再种,最终绿树掩映了美丽的厂区。2018年和2019年,两场台风将厂房夷为平地,郑瑞硬是重振旗鼓,让厂房重新屹立在这片土地上。而今这座现代化的机配碎石厂,已经成为丰南区环保行业的标杆、唐山市的行业龙头企业。
情系乡梓献爱心
脚下这片沃土的回馈,把郑瑞事业推向成功,郑瑞又用真情和大爱回报这片土地,就像绿叶对根的情谊。他曾先后两次路遇车祸现场,挺身而出。英勇救人,早被传为佳话。
村里有三位退伍军人,都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生活比较困难。郑瑞怀着对军人的敬意,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去看望3名老兵,送去生活必须品,每人现金1000元。这一看就是21年。也是2000年,刚刚入冬,村里有人煤气中毒急需抢救,因家庭困难在医院抢救时受阻,郑瑞当即送去一万元的救命钱。2019年5月,郑瑞又向夏新庄小学捐赠助学金一万元。多年来,每年过中秋节,郑瑞都要到当地幸福院看望老人,送去生活所需用品鱼、肉、大米、水果等。2021年5月,郑瑞捐助西河村10名贫困生,每名贫困生2000元现金。村里困难群众建房缺材料,他工厂生产的石子免费提供。多少次扶危济困,多少次无私奉献,连他本人都淡忘了,受他帮助的人却铭记着。提起郑瑞,乡亲们总是交口称赞。
郑瑞以良好口碑和突出的业绩,当选为唐山市丰南区人大代表,先后被评为全国经济杰出人物,唐山市优秀青年企业家和2019年度丰南区双拥先进个人。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