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
初冬时节,寒意渐起,往年此时都会异常忙碌的营山县济川镇济川村养猪大户郭兵,今年却清闲了许多。
养殖业是农业面源污染中的一块“重灾区”。近年来,营山养殖业迅速膨胀,各种养殖场达1000多家。上千名养殖户因此致富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郭兵正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郭兵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将2000多平方米养殖场关停,利用原有厂房和朋友合伙种起了蘑菇。在华丽转身的同时,他也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建起养殖场 赚到“第一桶金”
出生于1972年的郭兵,初中毕业后先后辗转广州、深圳等地,在建筑工地打过小工、在车间做过工人。
2002年,不甘心一辈子打工的郭兵回到家乡,拜师学艺,当起了杀猪匠。随后几年,生猪价格不断上涨,却依旧供不应求。经常为买猪奔走的郭兵,动起了自己养猪的脑筋:“自产自销,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说干就干。2006年,郭兵东拼西凑了10多万元,在老家租下几亩土地,盖起厂房,搞起了生猪养殖。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次年,郭兵不再杀猪,一门心思搞养殖。就这样,他的养殖场由原来的几百头到年出栏2000多头,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发展到5名工人长期在养殖场打工,郭兵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响应环保号召 成为全县首批关停养殖户
腰包越来越鼓,可郭兵的眉头却始终未见舒展。原来,郭兵的养殖场位于场镇附近,旁边还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虽然建有化粪池、沼气池等设施设备,但由于处理方式较为落后,养殖场每天产生的大量排泄物,不可避免地威胁着这条不知名的小河。
郭兵坦言,近几年来,空气中经常飘着臭味,小河也改变了原来的颜色,大家对此颇有微词。环境污染和乡亲们的不满像两座大山,压得郭兵喘不过气来。随着养殖时间越来越长,郭兵内心的愧疚越来越多。
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今年,营山启动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对位于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全部实施关停,郭兵的养猪场也在关停之列。
自签订关停协议后,郭兵积极联系商家,将存栏的生猪全部卖掉,对圈舍、料槽、排污设施等进行拆除。6月24日,郭兵率先对养猪场进行关停,成为营山第一批关停的养殖户。
转型种蘑菇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圈舍拆除后,郭兵获得一笔补助资金,同时也丢掉了赖以生存的“饭碗”。不养猪之后,收入没了,怎么增收致富?今年8月,在朋友的引荐下,郭兵和他人合伙种起了蘑菇。对于养了10多年猪的郭兵来说,转型种蘑菇不仅要学新技术,而且要改变很多生活习惯。选种、研究空气湿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很快学会了基本的种植技术。
11月8日,在宽敞的蘑菇房里,郭兵随手拿起一个蘑菇展示给记者。他说,整个蘑菇房正是利用了原来养殖场厂房。如今,蘑菇房里种有蘑菇7000多袋,每天产菇50多公斤,月收入近万元。郭兵很满意现在的状态,钱赚了,身上没有过去养猪的臭味了,旁边的小河也正在逐渐恢复往日的容颜。
营山县畜牧食品局副局长龙云平见证了郭兵的转型过程。他说,郭兵的转型虽然处于初创期,但比较顺利,对其他养殖户的转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据龙云平介绍,今年,营山计划关停禁养区内养殖场130家,对位于限养区和适养区的养殖场进行专项整治。在政府帮扶下,不少养殖户正在努力谋求转型。
“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协调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为眼前利益砸子孙后代的饭碗,才能最终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营山县环保局局长吴绍刚说。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