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江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江碧水自中流。两山夹一江,夹江因此而得名。
青衣江一江清水不但造就了秀美的山川, 也孕育出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因地处青衣江畔,出产嫩竹,夹江手工造纸所用材料以竹子为主,“夹江竹纸”因此问世。从唐代以来,夹江手工造纸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作坊、槽户、纸号遍布夹江城乡。一千多年, 夹江人以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质朴地固守在祖宗传承的技艺之中,不离不弃,演绎出多少与造纸相关的佳话轶事。
公元一世纪,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造纸改变了传统的书写方式。它取材广泛,便于携带,取代了笨重、昂贵的甲骨、木牍、竹筒和绵帛以及欧洲的羊皮、牛皮等材料,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造纸技术日臻成熟并不断推广,最先从陕西传入四川,尔后进入夹江。
夹江手工纸以嫩竹为主料,生产工艺复杂, 从选料到成纸共有15个环节,72道工序,与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篇》 所载造纸原料和制作工序相吻合,保留了“蔡侯纸”最完整的传统工序。至今,在夹江县迎江乡古佛寺的《蔡翁碑》(立于清代道光十九年)上可以看到“砍其麻(竹)、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头、舂以臼、抄以帘、刷以壁”二十四字,概括了夹江手工造纸的各个环节。因此,传统手法制作的夹江竹纸具有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的特点。
丰富的竹材资源使夹江成为历史上手工造纸的繁盛之地。夹江县的传统手工造纸作坊主要集中在县城西北的马村乡, 作为当地的传统产业,鼎盛时期,全乡超过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从事造纸业。 史载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夹江所造的“长帘文卷”和“方细土连”两种纸,经康熙亲自试笔后被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夹江纸声名远播,除每年定期供奉京城和皇宫御用外,各地商人也云集夹江争相采购。 在清代中期,夹江造纸产量进一步增加,《嘉定府志》曾这样记载:“今(清同治)郡属夹江产纸, 川中半资其用……” 由此可见,夹江竹纸在清代同治年间已具备相当规模。夹江因此自古享有“蜀纸之乡”的美称。
夹江手工造纸始于唐代, 继于宋,兴于明,盛于清,抗战时期达到鼎盛。1939年夏秋, 寓居成都的张大千偶尔买了一些夹江纸试画,结果发现夹江纸能成为很好的宣纸。 于是,张大千专程去夹江县马村乡了解夹江竹纸的生产过程。张大千在马村乡石堰村与当地槽户反复试制、 试写、试画, 研究改进纸张配料和制造工艺,精心制作了十分完美的 “大风堂”“蜀笺”等几种有着独特帘纹的高级书画用纸。当年年底,张大千在成都举办了一个大型画展,使得“大风堂造”的夹江纸名声大震,受到众多书画家们的喜爱。在他的引领下, 夹江书画纸走上了高级阶段。“夹宣”与“徽宣”在当时的书画纸市场平分天下。
1979年,张大千再用夹江所产大风堂纸作画后题咏:“此大风堂五十年前所制书画纸, 大有宋楮之风,不可多得矣。” 为了纪念张大千对夹江纸作出的特殊贡献,夹江县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三年将张大千当年研制书画纸的地方命名为“大千纸坊”以示纪念。
一千多年来, 在夹江这片土地上, 围绕着竹纸生产的繁衍发展,不断地孕育出浓郁的纸乡文化和地域风情,出现了“竹麻号子”与 “纸乡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行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形态和民间文化传统。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及自然形成的“纸乡文化”, 渗入了民众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从纸乡人的衣着穿戴、行为道德、风俗习性,乃至墓葬形制中,都可以看出它的独特的韵味。
祭拜纸业祖师蔡伦是夹江纸乡特有的民风民俗。在夹江,蔡伦庙常年香火不断。造纸户家中堂屋正中供奉着造纸先师蔡伦。 春天竹子发笋时,纸农们要举行祭拜蔡伦的 “春祈”仪式;秋天收获新纸之时,纸农们要举行祭拜蔡伦的“秋祀”典礼。夹江人对蔡伦的崇拜还表现在敬纸惜字上。为了使字和纸不被玷污,纸乡各地建有为数众多的“字纸库”,专门用于焚化废纸废字。至今,这种“字纸库”在夹江县内仍有保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曾经天天在夹江县马村乡金华、石堰等村上演的“砍竹水浸、槌打浆灰、二蒸煮熟、浸洗发酵、捣料漂白、抄纸脱水、焙纸切割……”场景,已不多见了。现在一般规模较大的纸坊只需二十来天就可以生产出“夹江竹纸”成品,工序上已大为简化。不过,像抄纸、启纸和晾纸等讲求技术的工艺还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操作。
在马村乡, 从爬满青苔的废弃篁锅、石缸、石窖、石碓、石臼到山上茂密的竹林,依然可以想象当年的繁盛之景。手工造纸技艺不能失传,手工造纸的历史不能遗忘。1996年, 夹江县在城西千佛岩西面修建了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 它以丰富的史料,独特的艺术手法,系统地向人们展示了夹江手工造纸继承和发展蔡伦造纸术的悠久历史。2006年5月, 在夹江人的期盼中,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成为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保存完好的“大千纸坊”掩映在葱茏的竹林之中。“大千纸坊”及其周边的农户依然造纸。当游客轻轻地摩挲着纸张时,当地纸农则骄傲地说:“我们是按照大千先生的方法制作,造的纸不但精美适用,还卖给了好多画家呢。”与“大千纸坊”相邻的金华村的篁锅、石碓等造纸工具也重新用了起来,七十二道传统工艺也在游客面前恢复起来。
青衣江畔、田野小道,茂林修竹,变化中的自然乡村和它的传统手工造纸, 这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人现实中的生活,依然在鲜活地演绎。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