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历史上,中国没有主导过潜在贸易区域如此广袤,合作成员和层面如此繁多的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建设三年多以来的成果表明,中国已从国际社会的一个“好学生”成长为一个好的共建者。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14日起在北京召开。这场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不仅将展现“一带一路”三年多以来的建设成果,还将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自2013年中国首倡共建“一带一路”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重点和空间布局,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达到了约20万亿元人民币的贸易总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130多个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签订了318个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执行计划及互设文化中心协定,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并启动了56个经贸合作区建设。
在世界经济低迷、贸易萎缩的背景下,这些成果十分抢眼,并显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为什么“能”?
一方面是实在。“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行上有着清晰设计。即以设施联通为先导,将国际铁路、港口、公路、通讯等硬件设施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取得早期收获,在此基础上再对接彼此的发展战略深化合作。这契合了“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的实际发展需求,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巩固了“一带一路”的建设共识。
另一方面是包容。“一带一路”建设虽为中国首倡,但目的不是中国单赢,而旨在形成多赢格局。“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这三个“共”没有基于政治制度、地理位置、发展水平、文化宗教背景等而设立的人为门槛,而是尽可能敞开大门。
其目的,就是扩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交集区,在此基础上努力消除地缘风险因素,探索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可行路径。这是“一带一路”从一开始就确立的恒定诉求,由此也让“一带一路”具有了最开放、最包容的DNA。
“一带一路”不仅是对外实在,对外包容,同时也有统筹国内建设大局、推动国内区域发展环境改善的考量。借“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对内寻求新的增长点、扩大对内开放也获得了新的支撑点。
比如,“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工作重心多在西部,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西部的扩大开放注入了经济资源的新能量;又如,伴随“一带一路”的铺陈,本币互换需求趋于旺盛,这为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续航提供了节奏和力度层面的参考。
无疑,“一带一路”从无到有,从一个概念到今天蔚为大观,其中包含了中国智慧。
历史上,中国没有主导过潜在贸易区域如此广袤,合作成员和层面如此繁多,介入全球经济治理如此深度的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建设三年多以来的成果表明,中国已从国际社会的一个“好学生”成长为一个好的共建者,有能力打造一个多赢国际公共产品。
但也要看到,正是因为“一带一路”有许多的第一次,从国际社会到国内,都有一些不适应症状。可这些无碍,“一带一路”成为越来越成熟的国际发展的合作平台、新型国际理念的建设平台、中国对内开放的统筹平台这一趋势。
实际上,在“一带一路”这个新国际公共产品中,不仅包含了巨大的商业机会,还寄寓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发展理念、文化特性,可谓集中了新开放时代的北京共识。
概言之,就是维护全球化带来的普惠利益、推动改善全球治理、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和友好的文化特性。这些特性越被认识到和被认可,“一带一路”的正向效应就会释放越充分。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