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看见河北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季度“开门红”,创新驱动内需崛起

文章来源:新京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4-18 05:12:58

社论

  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2%,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2个百分点。依靠内需促进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马车。

  当迷妹迷弟们忙着守护达康书记的GDP时,国家统计局昨天上午公布我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其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环比去年四季度高0.1个百分点,同比去年一季度高了0.2个百分点,达到了2015年三季度以来的新高。

  别说,这样的开门红式的数据增长,还真是离不开大家的“守护”。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2%,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2个百分点。可以说,依靠内需促进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马车。

  在外需和投资这两驾马车都在逐渐熄火之时,内需消费的崛起,出乎意料正在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前二者已经不可逆——全球经济还在指望中国,而经历了自2008年之后的投资驱动刺激之后,经济已经进入了挤出泡沫的阶段。

  本来,这样的挤出泡沫应该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是,来自创业创新驱动的内需崛起,为中国经济平稳转型提供了弹力的软垫。

  因此,接下来的政策,更有必要在这一机遇的基础上,聚焦如何呵护和鼓励内需的增长,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予市场更大的自由创新空间。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人民日报》刊发了权威人士看经济的重磅文章。其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形,更不可能是V形,而是L形的走势。这个L形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我们在面对经济数据的向好时,既要有信心,也不能盲目乐观。经济下行的风险依然不可被忽略,而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面对靓丽的数据,我们有必要警惕,这也是前期基建投资驱动的时间滞后的市场反馈。

  正如海通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所分析,伴随着商业银行信用的扩张,比如在2012年到2016年短短四年间,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加了100万亿。这里面很大程度上是国企的信贷扩张、地方债务置换以及PPP的巨额投入。这也是市场普遍判断,今年GDP增长将出现前高后低局面的原因。

  我们固然要看到当前经济回暖的积极意义,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投资驱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无论是对于政策制定者还是对于市场主体,盲目的乐观判断,很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其实,市场已经展现出,在投资驱动之外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创新创业,比如居民消费增长,而如何“守护”这样的可能性,才是当务之急。

  正如达康书记在剧中因为环保,而放弃了唾手可得的GDP增长。在身处转型期间看待GDP,我们同样需要的是长远的判断。避免陷入以泡沫托底泡沫的恶性循环,寻求健康的转型增长,需要的不仅仅是挤出水分的勇气,还需当断则断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