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去年2月,防疫形势严峻,纵然春色满园,但上海市民游客只能与300多座公园“隔屏相望”。
眼巴巴地看着视频里的早樱从盛时的满树红云到凋谢时下起了粉红雨,却无法身临其境,成了许多人留在去年春天里的一大遗憾。
等了足足一年,沪上各公园绿地再次升腾起片片粉色“云雾”。尤其是上海辰山植物园内的800米河津樱大道,粉红色已飞满枝头。
2月23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辰山植物园获悉,经过多年的精心养护,大道两侧的河津樱今年终于“胖”到可以在空中“牵手”,让每一位从花枝下经过的游客都感受到幸福的“摸头杀”。
一个月的“粉红”
在上海各类早樱中,河津樱相对开花时间较早、花色花姿俱佳,枝条较柔软,长势健壮,树形横展飘逸,因此近几年来倍受青睐,种植数量正在快速追赶此前在上海种植最为普遍的染井吉野樱。
作为寒绯樱和大岛樱的自然杂交品种,河津樱不像传统樱花那样花期短暂,落瓣如雨,而是可以把满树甜美的粉红色保持一个月之久,且盛开时花量极大,远望如同片片红霞,是十分适合长期观赏的知名樱花品种。
河津樱最初发现于日本伊豆半岛的河津町,也是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成名作《伊豆舞女》描写的故事发生地,故而得名。
相传有一位叫饭田胜美的爱樱人偶然从河滩边捡回一株樱花,种在家门口,没想到10年后竟然开了花。令人称奇的是,它比其他樱花开得早,花期也相对较长。因此,河津樱才崭露头角。
在上海,河津樱一般每年2月底3月初开花,但今年辰山植物园内部分河津樱抢在2月初就已初花“报喜”,这周至本月底是该园河津樱大道的最佳观赏期。
当季主打的部分早樱品种,从左到右,依次是河津樱、椿寒樱、迎春樱
去年樱花也很难
其实,刚过去的这一年,樱花“过”得也很艰难。河津樱今年盛花期能呈现出不逊于往年的状态,全要归功于幕后付出汗水和智慧的园丁们。
一分钟视频,看看幕后功臣们是怎样呵护樱花的:
“超长梅雨季、干燥的秋季、两波寒潮,还有近几日的反常高温……。”辰山植物园园艺景观部专类园主管虞莉霞表示,本以为受疫情影响,花儿能少受一点人类活动的影响,享受难得的“喘息”时间,没想到半路又杀出了一个“调皮捣蛋”的气候。
以梅雨季和之后干燥的秋季为例,不少樱花的叶片早早掉落,影响到开花前养分的积累,一些品种樱花的花芽因此比往年有所减少。好不容易撑到今年年初,又一批娇嫩的花芽“倒”在了霜冻中。
花芽少了,开花量就小了,整条樱花大道的风景也将大打折扣。
能否克服困难,日常养护尤为重要。
利用过去一年游客较少的空档,园艺师给樱花树造了更大的“房子”——树穴直径从过去的2.5米扩展到3米至4米,樱花树获取营养和根系生长的空间更大了。
“你看,新梢的生长量普遍达到20厘米至30厘米。”辰山植物园园林工程师刘炤告诉记者,这个长度是决定河津樱能否长“胖”,进而形成满树红云以及和其他樱花树在空中“牵手”的关键。
在气候反常的背景下,今年河津樱盛花期的姿色依旧能有向去年春天叫板的底气。
“胖”樱花有新惊喜
疫情期间,各类物资的供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肥料也是。而樱花又恰巧是个“贪吃鬼”,基肥和追肥给得不到位,樱花来年春天就很可能“消极怠工”。
但园丁们并不是很着急,因为肥料有相当部分可以自给自足。
刘炤告诉记者,在辰山植物园的垃圾处置场内,上海动物园一年1000多吨的动物粪便和该园“小小动物园”羊驼、羊、孔雀等动物一年约1吨的粪便“会合”,再加上1年约2000吨从园内河湖中打捞出来的沉水植物、1年约1500吨修剪下的败花枯草,它们“合兵一处”,经过处置变为有机介质。
这种类似黑土的有机介质,既能拌入土壤,降低碱性、增加有机质含量,还能撒在树穴、花穴上,用一两年的时间任其慢慢渗透,不仅能为植物脆弱的根部遮风挡雨,还能持久地为其生长提供养分。
发酵过程中,垃圾堆产生的渗滤液还会被收集起来,经过稀释,作为园内喜肥植物的营养液。
经过三四个月发酵后的成品有机介质
枯枝落叶也有去处,粉碎发酵后作为树穴的覆盖物
正因为吃饱喝足,今年春天的樱花大道上,站满了“胖乎乎”的河津樱。
不仅如此,辰山植物园还对800米河津樱大道进行了微调,将原本贯穿樱花林的水泥路面更换成了青草坪,赏花体验更加自然纯粹。
同时,河津樱大道接近公园入口处还新设了20多棵迎春樱组成的月牙状樱花林,与河津樱大道相连,仿佛一把樱花“三叉戟”。
“已经一年不见,想制造一个惊喜。”虞莉霞表示,希望人们能够从生机勃勃的樱花大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坚定拥抱明天的信心。
栏目主编:张奕 本文作者:陈玺撼 题图来源:陈玺撼 摄 文中图片、视频来源:陈玺撼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