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展翅
非遗,这个词我们或许都有耳闻。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她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的双手汇编成的一颗璀璨明星,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光芒逐渐变得黯淡。与此同时,有一群志愿者,他们不希望这种古老而美好的文化变成回忆,尽自己的力量让她恢复之前的繁荣和伟大。
当我耳闻这群志愿者的故事时,心中有些惊奇,又带有几分感动和敬仰。于是,深秋之时,我怀着一探究竟的心理,前往这群志愿者所在之处——长沙市雨花区非遗馆,一个蕴含着全国各地精彩文化的地方。
一个研学的好去处
走进非遗馆,一切与我想象的那样和谐而美好。
木工坊中,摆放着一幅令人回味无穷的老画:精神充沛的艺人,活跃积极的孩子,移动在手间的工具和逐步成型的木头。另一侧的工作室里,孩子们正在手艺人的指导下编织出一个个鲜艳靓丽的中国结。而陪伴在这些孩子身边帮他们一起做工、拍照的,除了手艺人,还有他们的家长。
“亲子体验是我们在假期中最为推崇的项目。”馆长郭存勇介绍,“我希望这些父母能和孩子们一起喜欢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每个人心中留下印象。”
我有些不解:“如果光靠假期的时间来举办亲子互动的话,可能不会很有效。”
郭馆长笑了笑:“我们现在看到的,只不过是‘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的假期版本。在平日里,这个版本就叫‘让非遗走进教育’。”他接着解释道,平时,来这里体验传统文化的,不仅仅是家长,还有成群的学生和老师,我们还会主动联系一些初中和小学,邀请师生们来非遗馆互动。
5年前,非遗馆就开始了针对学生的研学体验课程。仅在一年之后,便打造成了有30个不同非遗项目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可同时满足1500人参与体验。如今,非遗馆已接纳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约30万人次。
“疫情期间,我们还在馆中开直播,和孩子们一起对话。”郭馆长说,“体验的人多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变强了,也更容易爱上非遗,非遗就能更顺利地‘走入寻常百姓家’。这样一来,传统文化就焕发出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此外,非遗馆也是各高校美术生的常年观光之地。除了湖南本地的大学生,还有来自湖北、四川等地的大学生经常带着作业来到馆内,和手艺人老师一起探讨毕业设计方案等。
“在大学生和手艺人互动时,产生了思想火花,双方都会在创作和设计上启发对方。”郭馆长解释道 ,“这样一来,传统文化也能以现代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学生的作品中,也能看到更多传统手艺的影子,非遗就变成了一座挖不完的宝藏。”
“走出去”,让非遗进校园
了解到这些,我感佩于郭馆长对普及非遗文化的付出,可单纯的体验课又让我怀疑,非遗的未来或许只是一叶不系之舟。我问道:“您觉得,研学是孩子们获取非遗的唯一方式么?”
“就知道你会这么问。”郭馆长早已预想到非遗的未来,“光做研学和体验是肯定不够的,我们不仅仅是把别人‘引进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走出去’,让非遗进入校园,变成孩子们的课程。”
雨花区非遗馆研学负责人刘俊熠介绍,2017年,非遗馆就和长沙市中雅培粹中学开展了合作,在竹编、棕编、女书、木工、皮影戏5个项目中发展出可以量化的课程。双方约定“以非遗特色建校”,让非遗在十年内在学校扎根,共同打造非遗特色校园。
“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尽力让非遗的脚步踏入教育的门帘。在雅礼实验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长沙市一中雨花新华都学校等近百所中小学,都设置了相关课程。”刘俊熠说,“但我们的目标不满足于此,我们希望非遗教育能在学校普及开来,把非遗手艺课程从选修改为必修,设计相关的学分。让非遗教育更深入孩子的内心,对传统手艺感兴趣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还可以带他们来非遗馆追根溯源,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非遗在教育中也能越走越顺。”
让非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为什么要让非遗走入教育?因为我们是在栽培参天大树,而不是在种豆芽。”郭馆长认为,非遗手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衍生出灵感,灵感则会增强孩子的创造力,这对以后的工艺创新有说不尽的好处。而且年轻人手下的传统手艺,能更好地与当代社会需求接轨。
在他看来,经常体验非遗手艺的孩子,长大后会对手艺培训产生儿时的记忆。如果他们恰巧从事设计和艺术行业,对艺术的“条件反射”就能更好地推动他们在行业内发展。非遗教育普及了,这种拥有儿时记忆的设计师、艺术家会更多,也会推动整个行业发展得更快。
“非遗是老祖宗的东西,更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值得我们发扬光大。我们首先要把保护传承工作做好,让更多人喜欢并接受,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生活、走向世界。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要有人愿意培育。”郭馆长道出了一名非遗保护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